“金”生相伴 砥砺前行
中国黄金市场15周年纪念文集
(正面详图)
(背面详图)
今天来跟大家分享下金回购APP创始人朱志刚先生在“金”生相伴砥砺前行—中国黄金市场15周年纪念文集书里的文章——《不忘初心 砥砺奋进》。
——我的黄金梦
深圳市恒富盈家黄金有限公司 朱志刚
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黄金交易所正式成立,标志着黄金市场从此进入了市场化开放的阶段。十五年来,中国黄金市场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也开启了我的“黄金”时代,抓住了时代给予的机遇,乘着市场化的东风,实现了属于自己的“黄金梦”。
一、学有所成——从莘莘学子到中国首批黄金投资分析师
我与黄金的缘分要从大学时期说起。1991 年,我从河北承德山区考人了沈阳黄金学院(现为东北大学基础学院)的矿产地质普查专业,开始接触黄金。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广东省黄金公司,从事黄金、白银等贵金属的采矿、选矿、加工(研究与经营)工作。后来我又进人黄金交易部负责黄金交易,成为较早的一批上海黄金交易所的交易员。
时代的浪潮有一股碾压式的力量,让人无法抗拒。2002年10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上海黄金交易所正式成立,中国黄金市场正式开放了,中国的黄金生产、消费、流通体制进入到市场化的时代。作为一名黄金交易员, 我意识到,黄金行业迎来了历史性的机遇,这个行业大有可为。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这个行业发展,仅仅拥有精湛的技术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一张含金量高的执照作为“敲门砖”。2005 年9月,中国黄金协会在国内推出了第一期“ 黄金投资分析师”的资格认证活动。当时,8800 元的学费对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我还是毫不犹豫地报了名。通过一个多月的系统学习,我成功拿到了首批“中国黄金投资分析师”的资格证书。我知道,有了这张专业认证,我在黄金行业将更加如鱼得水。
二、初露峥嵘——创立公司眼光独到创造高收益
有一间自己的公司,一直是我的梦想。我获得了中国黄金投资分析师资格证书,梦想变成现实,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在工作中,我是一个爱动脑筋的人,经常有不少好想法和好点子。我发现市场机会很多,但机会往往稍纵即逝。而原来就职的单位——黄金公司作为一间大公司,业务管理流程很长,对市场的反应往往不够迅速。于是,自己开一间公司的想法开始在我的脑海中生根发芽。
我学的是找矿专业,熟悉贵金属的特性;我了解黄金市场的行情;我还拥有市场认可的资格证书;我的家人和朋友也支持我开公司的想法。天时、地利、人和,一应俱全。2006年,我创办了广州第一家黄金投资咨询公司。 同年7月,我又与粤宝公司合作成立了全国第家黄金收兑营业大厅。黄金收兑业务发展得非常好,营业大厅里常常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每天都有上百人排队卖金,两个收兑师傅从早忙到晚。
黄金营业大厅的火爆收兑局面,也引起了业界的关注。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等纷纷邀请我去讲座,讲授黄金投资知识,传播黄金消费理念。广东省黄金协会还授予我“ 首席黄金分析师”的荣誉职称,这是中国国内首个“首席黄金分析师”的称号。
商界大咖说过:“你有一乡的眼界,你就做一乡的生意。你有一县的眼界, 你就做一县的生意。 你有天下的眼界,你就做天下的生意。”
随着我在这个行业的深耕细作和眼界的不断拓宽,除了做黄金,我还设计、开发了银条、铂金条等新产品。2009年,黄金已经涨到了1200 美元以上的价格,而白银却在每盎司20美元的低处徘徊。我注意到,同样的情形在20世纪80年代就出现过,黄金价格当时是850美元,但白银最高达到了每盎司50美元的位置。通过金银比价关系,我预测到白银将很快迎来一轮 “疯长”。于是, 我亲自设计并推出了国内第一款投资储备型银条——京鑫纹银。
果不其然,市场行情正如我所料,白银价格一路上涨,到2011 年涨到最高49美元/盎司。京鑫纹一银上市, 便占据了广东银条销售的半壁江山。许多投资者都随着这波行情一起赚到了钱,他们非常佩服我的投资眼光。而我也在不经意间卖出了几吨白银,赚到了名副其实的“第一桶金”。
在此之后,铂金生意,也成为了市场创新经营的“头啖汤”。
铂金与金、银同为贵金属,但铂金比黄金稀有三十倍,只在全球极少数地方才得以被开采。同时,铂金的性质非常稳定,不会因日常佩戴而变质或褪色;而且铂金与钻石搭配,不但不会减损宝石的光彩,反而能够真实呈现出宝石本身的火彩,因此铂金逐步得到人们的喜爱。在市场上,铂金价格一般是黄金的两倍,但2013年后铂金比黄金还便宜。因此,我大胆预测,如果黄金不跌,铂金未来有很大的增值空间。于是我推动发行了国内第一款投资型铂金条, 填补了市场的空白。2017年铂金还是一路下跌, 但下跌的空间有限了,贵金属向来就有轮番炒作的特点,下一 个热点很可能就是铂金。
三、华丽转身——讲课出书开专栏成为黄金投资专家
我在贵金属投资领域越做越好,公司生意火爆,投资成功数次,令我在业内声名鹊起,各种荣誉接踵而至。
2008年,广东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聘请我为广东省黄金投资分析师专家委员会委员、“黄金投资分析师”考评员;中国黄金协会也聘请我为“黄金投资分析师”讲师。也是在这一年,羊城晚报出版社出版了我编著的广东第一本黄金投资书籍《黄金投资实战策略》。这本书在业界引起强烈反响,好评如潮,多家媒体纷纷来采访我。此后,我还坚持在《广州日报》《新快报》等报刊上开辟专栏,就黄金市场和投资策略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普通百姓如何在投资中规避风险。2015年,我获得了由广东金融博览会和南方日报主办的南方金融大奖——箐英奖,成为唯一一个非金融机构的获奖者。
直到现在,我的脑海里还经常浮现出第一次在广州日报上发表黄金分析评论的情景。那是2003年,黄金市场刚刚开放不久,写金评的人很少,媒体上也鲜有黄金投资方面的报道。我开始每天写金评,尝试给报纸投稿。最初,投了好几次,并没接到反馈消息。有一天,我突然接到《广州日报》财经版副主任刘家虹的电话,他要求我把刚刚写好的文章修改一下,再发给他们。于是我按要求调整后再次发送过去。第二天,黄金评论文章见报了,我特别激动,因为我的专业文章终于得到了媒体的认可。此后,《广州日报》每周都刊载我的金评,成为国内最早设有黄金评论的媒体之一。
2002年到2011年,黄金市场经历了十年牛市。根据市场运行规律及国内外黄金市场的行情,我预测黄金价格未来会有一个回落,黄金会真正地走进百姓人家。基于这种想法,我推出了“壹克金”。“壹克金”的推出也非常成功,一时之间, 交易大厅购买人群排起了长龙,颇为壮观。“壹克金”的成功还引发全国其他许多地方的效仿,纷纷推出类似产品。产品可以效仿,但是产品背后对市场的深刻认识和洞察,敏锐的投资触觉却是难以模仿的,而这正是专业眼光的独到之处。
四、“黄金”操守——不忘初心“有所为有所不为”
作为一个在市场上摸爬滚打的“黄金人”,我觉得比投资赚钱更重要的,是个人的修为和职业操守。
2007年,我开始从事上海黄金交易所Au(T+D)业务。我的公司本着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诚信专业地服务客户,受到客户的好评。2010年,黄金适逢大牛市行情,我们100万元以上投资额的客户们,无一例外,均获得了50%以上的年化收益率。我们第一个100万元以上的客户是福建福州人,她坐飞机来广州专门找我介绍T+D业务。交易的过程中她对我们的服务非常满意,每年都寄茶叶给我们,我生日时还送了一个鼠年的金币给我,让我非常感动。但随着2012年黄金大幅下跌,客户开始出现亏损。不少投资者只会“做多”不会“ 做空”,因为看到投资者亏欠,我心里非常难受,思考之后,我决定退出了T+D市场。我的生意少了一大块的收人,但我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口碑却一直在行业里流传 。
2010年,中日爆发了钓鱼岛撞船事件。当时国人群情激奋,爱国热情高涨。借着从事贵金属行业的优势,我决定发行适量的具有纪念意义的金银条,以表达我的爱国之心。于是,我们设计并推出了钓鱼岛金银条,面世后,也受到了客户的欢迎,熟客、新客纷纷购买。销售钓鱼岛金银条这款产品,不为赚钱,为的是我的一颗爱国心,市场反响非常好,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黄金人”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前些年,贵金属市场混乱,我也有赚大钱的机会,但我不为所动。同时提醒身边的投资者不要参与违规交易,一定要在正规的平台上交易。作为一个多年的黄金市场从业者,要有“金子”一样的心灵, 不能打着黄金这个金字招牌,去忽悠老百姓。如何真心诚意对待客户,与客户共同分享黄金市场带来的收益,而不靠虚假欺骗来赢得暂时的表面辉煌,这是我常常思考的问题。
黄金在2011年后进入历史高位后,出现大幅下跌。但随着地缘政治的日益紧张,货币发行泛滥贬值,黄金市场依然值得期待。那么,我们公司未来经营发展之路是什么?我认为应该围绕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不断开发新产品,变换新策略,想客户之所想,互利共赢。譬如投资者感觉把金放在家里不放心,放在银行保险箱收费又贵,我们就适时推出“ 金生金”这项业务,让客户把金条放在我们公司,不但安全,一年中还比放在银行多出2%的收益,既解决了客户的难题,也让客户有所进益,深受大家的喜爱。
转眼间,上海黄金交易所已经十五岁了。十五年的耕耘,如星辰凝望,如月色满怀,就像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它必将迎来自己大展宏图的时刻。随着交易所国际板的推出,中国黄金市场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将越来越重要。
回顾中国黄金十五年,也是我个人从事黄金事业蓬勃发展的十五年。我从一个白手起家的农村小伙儿,慢慢有了自己第一家小公司, 再陆续有了第二家、第三家....在实现自己黄金梦的同时,也积攒了人生的一笔财富,但我的黄金梦远远没有“做”完。目前,中国的黄金市场与西方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我希望这个行业的有识之士能借助十九大的春风,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机会,完善相关制度和法律法规。那么,中国黄金市场发展成对世界有影响力的市场将指日可待。
未来几年,黄金将重回牛市,作为一个热爱黄金的“黄金人”,我将继续执着发展我的黄金事业,追逐我的“黄金梦”,与我们伟大的“中国梦”连接在一起,做一名不忘初心、执意前行的追梦人。